离开王家庄后,刘宇等人又去了几个偏远山村。
确实如屈健同志所说,那些山村很贫困。
这两年军区一直在搞基建,不过到目前也就新修了几个县城之间的主干道,以及正太、同蒲两条铁路。
很多山村下山还是只有一条仅能允许独轮车经过的小路。
对此,刘宇回到阳泉后,刘宇便也着手修改难民的待遇政策。
原先他也是出于同情和关怀,难民们饿了一路从豫中赶到晋中地区,身子骨弱,所以就先养着,等来年开春了再发放工具让他们自己去找地方开垦、造屋、建村。
中国老百姓的能力是很强的,前两年过来的难民们,已经开始贡献gdp了。
但是今年情况有点不对,今年的河南和原时空一样,旱灾,小麦欠收。
同样,蒋鼎文也还是和原时空那样横征暴敛,而随着日军撤退,国民军全面进驻,当地老百姓就更难了。
去年来晋中的难民还不多,也就几十万,靠军区的财力完全能够负担得起。而今年,瞅这架势到年底能到600万左右。
倒是也能养得起,就是再这么下去,肯定会爆发难民与当地人之间的矛盾。
这些外乡人来了啥也不用干,有吃有喝有得住,而本地人则起早贪黑的,活得还未必有难民滋润。
最关键还得让出地方给这些外乡人住。
老百姓都是淳朴的,这是肯定的,但时间久了照样会心里不舒服,要是再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煽动一下,肯定出大乱子。
于是,刘宇便将难民的待遇,从原先的定额配给制,改成了按劳分配的公分制。
就说那些山村的小道,组织个几千人过去,不用半个月就能开垦成一条能开拖拉机的大路。等来年县里有钱了,再平整平整,修成水泥路,那今后村子的经济也能带动起来。
关键难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窝在营地里,而是帮当地百姓搞基建了,那当地人心理也能舒服些不是?
别说建设兵团那十几万人,他们早就跟随各个工程队撒到整个山西地区了,就跟一捧沙子丢进大海,根本溅不起多大浪花。
原先晋绥军裁编的时候,刘宇也想过把那些退役军人招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