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七八: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 > 第88章 憧憬未来(1/3)
    1978年1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这一事件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2月上旬,在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前夕,根据苏豫的“太空空间环境诱变技术”,一批种子被悄悄送上了太空后,又悄悄地返回。

    半个月后,一个十人小队以学习交流的名义来到了良种培育基地。

    苏豫将自己一个人锁在实验室里,连续工作了两天两夜。

    不过,绝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待在空间里,在研发中心大楼他自己的实验室里,对从太空带回来的这批种子认认真真进行了一次深度地实验研究。

    前世他的农业科技集团规模虽然很大,但能接触到从太空返回的种子,这种机会也是屈指可数,而且可供研究的样本种子数量可想而知少得可怜。

    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他立刻用最新的dna编程技术对这批种子进行了全新的改造,并送入了加速培养装置,让人工智能进行观察和收集数据。

    两天后,他将一些“金海”棉花、“蓝海”长绒棉和“苏氏籼型”高产水稻种子,交由十人小队带回。

    虽然这几个品种的种子,都是他仓库里最普通的种子,但与1978年相比已经超前了十到二十年。

    接下去的试种、育种和推广,自然有国家队接手,有了种子,后面的事情需要的只是时间。

    但即便这样,要想获得巨大的产量突破,最小的时间跨度也需要两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现在的种子产量只能勉强覆盖到北望市,个人的能力再强,在国家巨量的需求面前,不值一提。

    趁着这个机会,他在实验室里,将元宝红薯再次进行了基因层面的高产强化。

    现在这个年代,首先要解决的是产量问题,口感和营养那是以后的事。

    “加强版元宝红薯”突破一年两茬亩产万斤,那是妥妥的。

    有了良种场的掩护,明年春天在元宝大队可以尽情地播种自己空间仓库里的高产农作物了,美其名曰试验田。

    而空间里的一百亩田,一半用来各种育种,一半用来生产粮食以满足林大龙那边的需求也完全够用。

    苏豫目送着十人小队开车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