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豫,申城知青,因为妻子而落户在元宝大队,差不多二十一、二岁的样子!”
范建新一边听肖建国汇报,一边认认真真在纸上把苏豫的情况写了下来。
“厂长,那个红薯,我今天弄回来5800斤,您看怎么处理?”肖建国小心翼翼地问道。
范建新想了想,“让食堂找个通风的地方好好放着,我有用处,对了,如果还有,你就继续收购回来。”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肖建国立正敬礼,表现得活脱脱就像一个狗腿子。
范建新没好气地指了指门外,肖建国赶紧退出去把门关好。
这小子就是滑头了一些,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他带的采购三组,月月都是超额完成采购任务,范建新还挺看好他。
定了定心神,范建新坐直了身体,恭恭敬敬地拿起了桌上的电话,照着廖怀林留下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廖副省长,您好!我是朝阳机械厂的范建新啊!”
“你好,范厂长。”
“那个您交待的任务,种红薯的小伙子找到了。”
“哦?小伙子,你说说他的情况呢?”廖怀林有些意外,小伙子?
“他是申城的知青,叫苏豫,豫就是豫北省的豫,对,现在落户在朗山县盘龙公社元宝大队,据说是在山里开了一点荒地,种了这批红薯。”
“嗯,行,范厂长辛苦你了。”廖怀林很是客气,听得范建新又是一阵激动。
“不辛苦,不辛苦,对了,他那个红薯我们厂的采购员又采购回来一批,您看怎么处理?”
廖怀林沉默了片刻,“这样,你们先好好的保存,我会让农科院的同志去接收这批红薯。”
“好的,好的!廖副省长,您忙,我就挂电话了。”
“范厂长,再见!”
范建新轻轻地放下了电话,不自觉地捋了捋胸口,平复一下心情。
不行,自己得亲自去食堂检查一下这批红薯的保存情况,可不能出什么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