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了小辫子,我也护不住你。”
苏豫明白赵玉贵说这话的意思,78年年底,凤阳小岗生产队才诞生了第一份家庭联产承包合同书,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而现在,仍然是大集体时代,除了允许各家留几分种菜的地,所有地里产的、山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要上交大队,否则是要犯错误的。
不过元宝大队的地理位置靠山靠水,很多时候大队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分,也不会管得很严。
所以即便是饥荒最严重的年代,总体还算说得过去,勉强饿不死人。
那些纯粹靠地里刨食的地方,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户户外出逃荒要饭的村子不说是比比皆是,但绝不少见。
苏豫想到这些,心里也不免很是感慨。
“爸,你放心,我会小心的,那几分荒地靠近大宝山那边,一般人发现不了。”
赵玉贵一愣,心说,这小子胆可肥,敢到大宝山那边找荒地?
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难道以前看走了眼,这小子的蔫乎劲都是装出来的?
“那你更要小心,山里的野兽可多,野猪可是会刨地的。另外”
赵玉贵又狠狠抽了一口烟,“你跟你那个教授老师的通信最好都烧了,以防万一。”
苏豫的这个说辞也不全是编的,这个邻居教授是真实存在的,前世也是这个教授把自己一手带出来的。
但是经历过十运会的人,心里都有一根弦绷着,赵玉贵这样提醒他,确实也是为他好。
苏豫是知道未来历史发展的,不过他也没解释,默默地应了一声。
晚饭后不久,大哥赵正吉和二哥赵正祥带着一家子都过来了。
听说三妹今天和苏豫去公社扯了证,过来恭喜一下。
两个哥哥成家后就都分出去单过了,两个嫂子也都很能干,靠着勤劳,日子过得也算说得过去,毕竟还有赵玉贵撑着门面。
赵正吉有一男一女两个娃,一个7岁一个5岁,赵正祥家是一个4岁的姑娘。
赵小茹招呼着发糖,苏豫则一个劲的递烟。
大嫂朱秀英和二嫂白胜兰拉着赵小茹去里屋叽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