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流火,热情如焰。
苏豫如今似乎成了元宝大队的主心骨,不说红薯的事,光是他的副科级良种培育基地主任的头衔也不容小觑。
整整半个月,所有空出来的地又被种上了新一茬的元宝红薯,包括蓄洪区新修整出来的田地。
蓄洪区的水,已经只剩下很小的一个池塘了。
一小队、二小队的连建军和赵玉定毫无异议地在自己的地上也种上了元宝红薯。
市里、县里明年都要全面推广红薯种植,自己不赶紧种上那不是傻么!
就算连建军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不乐意,第一生产小队的队员们可不答应。
安永亮隔一个星期就会来查看一下良种培育基地的建设进度,汪丙炎盯得很紧。
肖建国按时每周来取一次“地瓜烧”,知道这玩意的人现在是越来越多,实在太抢手,来问范建新要酒的电话,比要机械设备的还多。
同时他也告诉苏豫,范建新拿到那套酿酒设备的图纸后,如获至宝,已经着手落实生产了。
如此一来,苏豫每周去北望市补充一次林大龙那边的粮食库存倒是都能搭上顺风车,着实方便了许多。
鲁掌柜和林大龙师徒俩经过商量,林大龙把家搬到了鲁掌柜的前院,如此两家人合在一起,相互照应起来更加顺当。
林大龙找人将房子修缮了一下,又将靠院墙的一间屋子敲出了一个小门面,托关系开了一家小杂货铺,顺带着还安了一个公用电话,平时就让林小凤守着店。
林妈妈身体也大为好转,下地走路已经没有问题,但毕竟虚亏了好多年,只能靠养着慢慢恢复。
鲁玉鹤当然最高兴的,多了一个师兄,还多了一个姐姐和姨,终于不孤单了。
鲁掌柜带着林大龙去了好几趟省城,弄回来不少好东西。
其中居然有几幅唐寅的画和怀素的字,而一个元代的青花大瓶甚至在苏豫的记忆中,在后世某个拍卖会上拍出了上亿的天价,当时的新闻很是轰动,所以他记得很清楚。
林大龙那边的粮食出货量越来越大,似乎有人在暗中收购。
但北望及周边地区的其它鸽子窝都没有异动,反倒是市面上的粮食定量供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