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自太祖高皇帝以后,除了太宗皇帝以外,自仁宗皇帝起,大多数都没有寿终正寝,甚至有好几位大明的皇帝都是暴毙而亡。
连仁宗皇帝朱高炽也不例外。
虽说他是积劳成疾,加上肥胖过度引发了一系列疾病,不治而亡。
但是在仁宗皇帝朱高炽提出迁都一事前,他的身体虽说有些毛病,但是看着也还算硬朗。
可是自从仁宗皇帝朱高炽提出了迁都后,他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最后溘然长逝。
要知道自宋朝以来,江南一带的经济一直保持着繁荣的发展,一度成为了国家的经济重心,税收大头。
而江南地区农业发达,商业繁荣,手工业更是蓬勃兴起,为当权者提供了丰厚的财政收入。
太宗皇帝朱棣当初迁都北平,也是为了更好的抵御异族。
与南方相比,北京地处北方。
尽管在军事战略地位上远超南方,可但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比较大。
所以每逢税收之际,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都是税收大头。
仁宗皇帝朱高炽意图将都城迁回南京,也是想要更便捷地掌控全国的经济中心,减少物资运输成本,稳定国家财政基础。
而从民生角度来看,迁都北京期间。
为了维持都城的建设、戍卫以及庞大的官僚体系运转,朝廷都是就地从北方抽调百姓劳作。
因此,北方的百姓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大量的物资征集和劳役征发,使得百姓生活变得十分困苦。
仁宗皇帝朱高炽深知民间疾苦,希望通过迁都南京,从而减轻北方民众的压力,让北方的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从而巩固大明统治的根基。
可是这一做法,触动了北方权贵阶级的利益。
开玩笑呢这是,当初跟着你爹朱棣夺得了江山,好不容易到了分果子的时候应天府的土地重新瓜分,咱们吃的盆满钵满的。
结果你爹朱棣一句话,咱们从应天府搬家到了顺天府,放弃了那么多利益。
什么?
你说不搬?
呵呵,问过太宗皇帝朱棣手中的刀了么?
你觉得你的脖子比他的刀更硬的话,那你不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