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国公朱纯臣,自永乐靖难时承袭的公爵,完了。
京师大臣们人人自危,害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
尤其是那些个做了亏心事的。
当然,其中并不包括国丈周奎。
周奎,乃崇祯皇后周氏之父,原本是个家境普通的平民,因女儿被选入宫中并册立为皇后,一夜之间成为国丈,身份地位陡然上升。
他被崇祯皇帝朱由检封为嘉定伯,一跃冲天。
了周奎为人吝啬贪婪,在崇祯年间,明朝内忧外患,局势岌岌可危。
建奴犯边,战事吃紧,边军饷银仍未发放,崇祯皇帝朱由检为筹集军饷以应对民间农民起义和辽东战事。
号召大臣们捐款助饷,而周奎作为国丈,本应以身作则,为朝廷分忧。
然而,他却极度不情愿。
崇祯皇帝朱由检曾亲自劝他带头捐款一万两白银,周奎却哭穷,只肯拿出五千两。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依,周奎便向女儿周皇后求助。
周皇后深知父亲性格,却也无奈,暗中给了他五千两,希望他能凑足一万两捐出,也好给其他大臣做个表率。
可周奎竟然从中克扣两千两,只捐出八千两。
好家伙,还吃回扣了。
相比之下,连宫中的一些太监都比他捐得多。
国丈周奎这种行为,让朝中大臣们纷纷效仿,你看,连皇帝的老丈人都只捐这么一点,他们捐太多,岂不是说他们的家底比国丈还多。
这样可不行。
朝中大臣心思各异,使得筹集军饷的计划大打折扣,极大地影响了朝廷的财政状况和军事行动。
崇祯皇帝朱由检无奈,只得先将筹措的军饷先发放下去,可是这点饷银对边军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到了崇祯十七年,北京城破之时,国丈周奎被李自成的大顺军抓获。
大顺军对崇祯朝的这些官员进行追赃助饷,身为国丈的周奎自然也在劫难逃。
面对大顺军的逼迫,周奎起初还试图隐瞒财产,但受不住大顺军的严刑拷打,最终被抄出了五十三万两白银。
崇祯皇帝朱由检本来看到名单上有自家老丈人的名字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