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陈悠悠只当他是有这方面的人脉,便应了下来,答应让他帮着忙活。
包地和招工这个事儿很快就有了眉目。
一时之间,陈悠悠成了村里的名人,上至八十岁老头老太太,下至垂髫小儿,都知道了她准备包田和雇人的事。
毛叔毛婶乍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担心得不得了。
他们虽对小辈们的职业选择看得开,对陈悠悠回村扎根,又跑去捕鱼赶海这件事也没什么意见,但包田种地可不一样。
最大的问题就是前期成本太高,现在的年轻孩子又大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像他们以前那样,扛起锄头就能下地,还能把田地侍弄得妥妥贴贴的。
尽管陈悠悠把自家的菜地打理得不错,可这并不代表她真的有什么种田经验,而且还得雇人来帮着种,老两口只要想到这有可能要亏,就替她心疼得慌。
偏偏陈悠悠没当回事,好似对自己的计划十拿九稳,笃定能把这么大一个摊子做起来的样子。
毛叔毛婶看出她意已决,不像是会轻易改变主意的模样,干脆也不再多说什么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只想着到时候他们得帮着点。
大忙帮不上,给她一点老一辈人的种植经验,多看顾一下田地还是可以的。
承包田地事关所有愿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村民,村主任大略统计了一下,发现人数是真不少,不好叫所有人来村委这边开会,便做主开了吴氏祠堂,去祠堂那边商讨。
村里现有人家的话事人都到场了,陈悠悠扫了一圈,察觉还真是老者居多。
这些人不一定是家里的话事人,而是只剩下他们留在村里守着老房田地,其他人赶不回来,才由他们出面。
“悠悠啊,我统计了一下,大概凑了八十亩地出来,基本都划在同个区域里。”
八十亩田地,粗略算算也有五万多平方米,不与大型的农场对比,这样的规模在村里是真不小了。
陈悠悠点点头,表示明白:“转让费呢,怎么算?”
“我参考了一下去年的指导价,也和愿意转让的人家商量过了,肥力足、位置好的田地一亩八百块钱,这种大概有六十亩,其他的一亩五百,都是一年的价。”
对于这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