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谢玉衡会从市区跑到村里来,是因为自己妻子的强烈要求。
一开始他其实是不太情愿的,毕竟村里各方面的条件都比不上在市区方便。
然而住了一段时间后他就真香了。
这些年来忙于生意和家业,难得有这样清闲下来的日子。
村里空气清新,生活节奏慢,人情淳朴,远离一些喧嚣后感觉人都精神了不少。
王娇恬的身体更是一天天见好,新生命的到来让她从失去孩子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又恢复成了以前那种爱娇的模样。
归根结底,他们这段际遇还是陈悠悠带来的。
他很想回报她一些东西,但是这姑娘不追名不慕利,他便是有万贯家财,也不知道该往哪使。
最近听说她在打听好鱼苗,想做海洋公益,他想起自己先前有桩生意认识了一个合伙人,那人对这方面的东西比较在行,他这才振奋起来,给她来了电话。
“对,我想捐十万尾,我有个朋友他有渠道,能买到品质比较好的鱼苗。”
听到这话,陈悠悠先是意外,接着就是高兴。
自从上次她和宋淮之提起要往海里放生鱼苗这件事后,就一直有在留意相关的商家。
可惜在村里找了一圈,她都没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鱼苗。
南阳村靠海生活,渔民众多,村人最不缺的就是渔获。
大家会很自然地从海里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却从未有人想过要给予回馈。
不过因为渔民们捕鱼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再加上每年有国家规定的休渔期,人类活动正好和海洋的生态繁衍保持了微妙的平衡。
所以至今并未出现滥捕滥捞、渔获短缺的情况。
她不一样。
每次出海她得到的渔获是别人的许多倍,而且基本都是近海鱼类,尤其是黑鲷、鲈鱼、鲽鱼等,成了她渔网里的常客。
长期这样下去,必定造成这些鱼的族群失衡。
虽说养殖的鱼苗不一定能适应残酷的自然竞争,但她有灵力这个大bug,只需要一点点,让那些人工养殖的鱼苗与野生鱼苗有一争之力就可以。
其余的就听天由命了。
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