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不同的学习活动。
“我将每天24小时分成5个模块:睡眠5小时,基础生活2小时,正式学习14小时,碎片时间学习3小时。”
他轻点屏幕,放大了一个典型周的时间表:“比如这一周,周一到周三我远程参与it的人工智能课程,周四飞到牛津参加为期三天的数学研讨会,周日返回哈佛校园参加物理实验室的实地研究。”
林老师盯着那个复杂的时间表,眉头紧锁:“这样的强度。普通人根本无法坚持。”
“但我不是普通人,林老师。”叶灼笑了笑,“过去三年的学习经验告诉我,我的学习效率是普通人的5到10倍。一份学习资料,别人需要读10遍才能掌握,我只需要快速浏览一遍。”
他点开另一个文件:“这是我的知识管理系统,我将三个学科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交叉引用网络。这样学习一个概念的同时,能够自动联想到其他领域的应用。”
林老师看着屏幕上那个庞大而精密的知识网络,终于明白了叶灼的与众不同。
见林老师仍有疑虑,叶灼决定用数据说话。
“林老师,我做了一个详细的可行性分析。”他打开一个新文档,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据。
“常规大学课程中,真正核心且不可替代的内容只占总学时的42。而三个学科间有28的知识重叠度。”
叶灼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展示着各种统计图表:“考虑到我的学习效率是普通学生的6倍,再加上各校为我定制的特殊课程设置,总体来看,我的学习负荷实际上只相当于普通学生修读17个专业的工作量。”
他调出一份精确到小时的四年规划表:“这是我的四年计划,包括了3462个学时的课程学习,684小时的实验室时间,以及1248小时的论文写作时间。”
“即使考虑到突发事件和身体状况波动,我仍然预留了15的缓冲时间。根据概率模型,完成这个计划的成功率高达927。”
林老师看着这些数据,不得不承认叶灼的计划确实经过了严密的思考和计算。
“叶灼,我必须承认,你的分析非常专业。”林老师叹了口气,“如果有人能同时完成这三所学校的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