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是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邮件和电话,都是对他表演的赞叹和学术交流的邀请。
叶灼打开国外社交媒体,发现自己的表演视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
“这就是中国的高中生?我们的博士生都做不到这种程度!”
“难以置信的数学天才!他把数学变成了艺术!”
“中国教育系统太强大了,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甚至连国际知名科学杂志都发表了评论文章:《数学之美:中国少年的惊艳表演震撼全球科学界》。
文章中写道:“叶灼的表演不仅展示了深厚的数学功底,更展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无限可能。这种将严谨科学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方式,或许正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叶灼坐在书桌前,看着这些评论和报道,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他不再只是一个成绩优秀的高中生,而是成为了中国教育和中国青年的一张名片。
春节假期还没结束,叶灼家的信箱和电子邮箱就已经塞满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招生邀请。
清华大学校长亲笔信:“期待你加入清华大学的大家庭,我们将为你提供最优质的培养计划。”
北京大学招生办:“北大元培学院为您量身定制跨学科培养方案,欢迎报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们将为您开设个性化课程,支持您在数理交叉领域的研究。”
几乎所有的985、211高校都发来了招生邀请,有些甚至直接承诺免试录取和全额奖学金。
与此同时,各大高校的官方微博、官网纷纷发布声明,表达对叶灼的欢迎之意,一时间竟在网络上掀起了“高校争抢叶灼”的热潮。
网友们纷纷调侃:
“我们学校食堂最好吃!叶灼快来!”
“我们学校校花最漂亮,叶灼别犹豫了!”
“上我们学校,包分配诺贝尔奖!”
面对这些邀请,叶灼却保持着沉默。对他来说,高校选择只是未来道路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回到学校后的第一天,叶灼明显感觉到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