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开始的铃声响起,叶灼翻开试卷。
系统立即进行评估:
【试题难度分析】
【第一题:高中奥数标准难度,25分】
【第二题:省级竞赛水平,20分】
【第三题:全国竞赛初赛水平,25分】
【第四题:组合数学难题,25分】
【第五题:数论与几何结合,25分】
【总体评价:难度适中偏上,普通学生完成2-3题为正常水平】
环顾四周,多数参赛者已经开始皱眉。有人翻来覆去读第一题,有人直接跳到后面的题目寻找突破口。
方阳倒是一脸自信,已经开始在草稿纸上演算。
叶灼轻轻一笑,拿起笔,开始解题。
第一题是关于不等式的证明,叶灼看了三秒就找到了最优解法。
他刻意放慢速度,装作思考的样子,实际上心里已经推导出了完整证明。
二十分钟后,当其他人还在第一题或第二题挣扎时,叶灼已经完成了前三道题,正准备开始第四题。
系统适时提醒:
【当前进度超前,引起监考老师注意】
【建议:适当放缓,避免过早完成】
叶灼抬头环顾四周,发现监考老师确实在观察他,而方阳还在纠结第三题,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珠。
真是有趣。
叶灼低下头,开始解第四题——一道组合优化问题。普通解法至少需要半页纸的推导,但他已经想到了一种巧妙的构造方法,三行式就能得出答案。
他犹豫了一下,决定使用这个独特解法。
【建议采用:非常规解法】
【预期效果:震撼评卷老师,提升学术声誉】
半小时过去,叶灼已经完成了所有五道题。他翻看自己的解答,确认无误后,放下笔,静静等待。
周围的参赛者还在奋笔疾书或冥思苦想。方阳终于解出了第三题,正开始第四题,表情明显轻松了不少。
叶灼看了看表,才过去40分钟。
他决定再等十分钟,然后交卷。
“我交卷。”叶灼起身,平静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