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解的难题,在他眼中却有了清晰的突破口。
“有意思”叶灼轻声自语,“这题的设计者很聪明,故意设置了多个陷阱点。”
他迅速在草稿纸上尝试几种思路,最终选定了一条最为简洁的路径——将高维问题转化为低维直观,再通过特殊函数变换简化计算过程。
周围的选手此时已经面露疲态。有人揉着发酸的眼睛,有人焦躁地敲击桌面,还有人干脆放下笔,闭目养神,似乎已经放弃了某些题目。
考场的墙上挂钟显示,考试已过去两个半小时。
叶灼的笔尖依然保持着稳定的速度,从容地在纸上勾勒出复杂的数学符号和推导步骤。他的表情专注而平静,仿佛沉浸在一个只有自己能理解的美妙世界中。
“太精彩了”他抬起头,看着窗外的蓝天,嘴角浮现出一丝赞叹的微笑,“出题人的思路确实高超。”
系统在他脑海中不断提供实时反馈和优化建议,让他能够用最高效的方式突破重重难关。这种人机协同的思考方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认知极限。
在系统的辅助下,叶灼已经看到了第四题完整的解答路径。
考试进行到第三个小时,考场的气氛愈发凝重。
第五题是一道关于数论与代数几何交叉领域的难题,题干长达半页纸,充满了复杂的数学符号和抽象概念。据说,这道题是由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着名教授设计的,连他自己都表示,完整解答可能需要三个小时。
大多数选手看到这题后,选择了暂时跳过。
叶灼却特意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一题。他仔细读了两遍题目,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才是真正的挑战”他心想。
【叮!】
【超难题目识别:第五题】
【难度评级:ss级(世界级挑战)】
【警告:该题目设计者估计解题时间为180分钟】
【建议:完整思路构建+特殊情况验证+逆向思维】
【关键突破点:将抽象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直观】
系统的提示让叶灼更加兴奋。这正是他期待的——一道能真正考验极限思维能力的题目。
“18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