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我要开始装逼了
欧美和苏联的工业技术水平现在已经比国内高出无数个档次去了。
再不想办法从管理方面的软实力这里找补一下,难道真的要如同原时空那般一代人吃三代人的苦吗。
所以这个方面没得商量。
再说了,李浩然搜肠刮肚的把后世那些5s还是9s管理体系抄过来不就是要用上的嘛。
标准化、规范化、安全生产等确实也是比现在的理念和模式先进啊。
让快要自闭的生产车间负责人们先出去,安排设备的转移、调试,以及工人的技术培训方面去了。
因为一开始就跟李锦绣、林小曼两人说了,不要怕建工厂的建筑工人们招的多。
前期全力建工厂,后期可以培训以后加入工厂。
至于从其他地方招聘的熟练工人,笑死,想想都知道,肯定会招不到多少。
就他们现在招聘的那300来人后面根本就不够用。
最后剩下的10几个专家在现在来说是属于真正的高级人才了。
李浩然的态度要好了不少。
根本不敢打击他们的信心。
不然人家不爽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以后,有的是地方去呢。
“现在虽然咱们的工厂还没有完全建设好,但是咱们可以先把一些厂子搞起来。”
“水泥厂这些已经有了设备的,咱们赶紧投产,正好咱们要一直建工厂呢。”
此时的李浩然觉得李锦绣和林小曼两人真是自己的幸运女神了。
真好,两个幸运女神呢。
她俩一直和外出买设备的7人有联系。
一旦确定了买到什么设备后,立刻就招聘了对应的 专家和工人。
现在基本上每个厂子都有对应的专家在这里。
牛万丰,就是水泥厂专家,说是专家,其实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技术员。
“牛师傅,你前期就配合着负责生产的人一起赶紧把水泥厂投产,而且要尽可能的扩大规模。”
“其他厂子也一样,咱们现在什么东西都缺,你们只管尽全力去生产,销售的事儿由我来负责。”
“你们生产的产量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