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落下乘了。
如今满朝文武大臣都在注视这里,就连闻仲、比干、商容等大佬也在旁边远远观望,正是他立人设,拉人气的好机会。
因此殷启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他躬身一礼,非常谦和地说道:“太史公之言,请恕孤无法认可。首先,立贤乃是大王的决定。
无论是为人臣,亦或者是为人子,孤都没有反驳大王的理由。
其次,大王已经言明,立贤乃特例,后世不得重启,因此也无所谓祸根之源的说法。
最后,孤希望太史公能够明白一个道理。
仁,有大仁和小仁之分。
自顾成就自己仁义之名,而无视亿兆黎民百姓,无视江山社稷,此为小仁。
孤不取也!
而大仁,则是心念天下,即便自身品性遭人质疑也在所不惜。
虽千万人,孤往亦。
太子事关江山社稷,早已经不是个人品性之事。
孤若做的比三皇弟好,为什么要为所谓的仁义之名就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你……”
陈旭震惊不已,目瞪口呆。
他没有想到殷启竟然能够讲出这么一番大道理来,而且他自己还无法反驳。
“好!”
周围的文武百官纷纷叫好,特别是那句‘虽千万人,孤往亦’这句话,更是听得人热血沸腾,浑身起鸡皮疙瘩。
他们看向殷启的目光也带着敬佩、欣赏等意。
闻仲等人亦是点头,颔首而笑。
这大仁与小仁之分说的实在是太精彩了,也发古人之未发。
看着周围群臣的反应,殷启暗暗欣喜。
人设立起来了!
殷启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同样温润如水,拱手道:“不知太史公,还有何指教?”
“哼!”
陈旭脸上实在挂不住,长袖一甩大步离去。
还说个毛线,丢人现眼么?
望着陈旭远去的背影,殷启收回目光,朝四周拱手道:“诸位,明日便去洪州,孤还有事要处理,就先告辞了。请!”
“殿下先请!”
殷启点了点头,又朝闻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