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构图、从色彩、从剧情、从镜头……
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有改进的余地!
人很难构思出,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就好像很多科幻片中,外星人、怪物总是以‘人’作为原型去刻画,他们有着四肢、有着智慧、会说话、样貌……
除了外星人之外,还有神、仙、天使、恶魔,很多很多明明不是‘人’的存在,由人来创作的时候,总是会添加‘人’的因素进去。
那些是认知之外的内容。
即使是有些编剧、导演、作者能依靠着幻想,去刻画出那些存在,那些剧情,可那终究是有限的。
只有真正经历了,见过了,才能创作出足够真实,富有色彩的画面、剧情。
“被固有的认知所限制,我拍摄出来的笔仙,说到底就是一个女鬼,被人们所熟知的女鬼的形象。”
“一群无知、大胆的高中生,触碰了禁忌,用通灵游戏沾染上了笔仙,从而被杀死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就算拍得再好,它也只是,只是……”
李传信艰难的用着言语,向着同为‘导演’的卢正义,传达着自己的思考。
“一个故事。”
卢正义帮他做了总结,“一个虚假的故事,百分之一百的内容都是虚假的,都是编剧以及你这个导演,依靠着你们的幻想所构建出来的故事。”
“别说观众了,就是伱们这两位作品的创作者,都只是把这个当成是一个故事。”
“从一开始的认知就是假的,就算再用心的拍摄,在成品上还是会有缺陷。”
一些特摄剧、仙侠剧,当那些演员大声的喊出‘变身’、‘神君’、‘以我龙魂,迎请红莲加身,怒唤八方业火炎之戾气,焚……’
这样的台词、招式名。
有时候观众在屏幕外头觉得很尴尬,那是正常的。
因为导演、编剧、演员……都觉得很尴尬,他们在创作一些认知之外的东西,而且是面向于成年人。
而如果这些内容是面向孩子,可能抱有童心、幻想力的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也不会觉得尴尬,甚至还会在学校里玩起角色扮演。
孩子的认知还未固化,接受程度会比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