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国工业从机械厂开始赚外汇 > 第161章 良性循环(2/6)
    泉城作为省会城市,按说条件什么的是最优越的,理应作为全省的龙头起到带头作用。

    全国各地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创汇。

    原本虽然每年创下的外汇也没多少,但怎么也保持着老大哥的江湖地位,一连多年来,创汇都是全省第一的存在。

    现在别说第一了,连第三的位置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这可是实打实的压力。

    重点是泉城轻骑目前已经不是能不能创汇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抛掉累赘的头衔。

    没错,泉城轻骑脚踏车厂,目前的状态需要工业局对其进行输血才能勉强维持。

    一家正式工就有超过3000人的厂子,其压力可想而知。

    更不要说,泉城轻骑脚踏车厂可不止这点人。

    算上大集体和家属起码15万人。

    每个月的吃穿用度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压力能不大吗~

    徐良闻言,已经知道领导的意思。

    不外乎想让徐良主动承接这个‘烂摊子’,能救活自然更好,如果不能也能减轻省工业局的担子。

    对于救活泉城轻骑脚踏车厂,徐良自然有很多办法,不说有一百个办法,随随便便弄个十个点子出来,还是很轻松的。

    泉城轻骑脚踏车厂目前的困境不外乎因为技术一直以来没有多大的进步,导致市场份额连年递减,结果就是没有销量就没有生产需求,没有生产需求,工厂的效益自然就拉不上来。

    随之原本不突出的问题,逐一爆发出来。

    尤其是今年以来,因为徐良的缘故,地域保护的特色逐渐开始褪色,东齐省本地的摩托车市场,已经可以看到其他地区工厂生产的各种品类繁多且性能更胜一筹的产品。

    导致泉城轻骑摩托车根本没有竞争力。

    他只需给一部分贝州摩托车方面的先进技术自然可以救活泉城轻骑脚踏车厂。

    没错,在徐良的规划中,贝州机动车也会涉及摩托车领域。

    对于当前的华夏普罗大众来说,买车的价格还是过于昂贵,但是一辆机动性能突出的两轮摩托车就成了可以选择的交通载具。

    毕竟时速七八十公里,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