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子的不是!
“闵乔氏要出远门,这么大的事,肯定准备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一个屋檐下住着,这么大的动静,宣平侯两口子就真的一点没发现?”
“可见,这两口子对闵乔氏那是一点真心都没有啊!丝毫都不关心闵乔氏!”
这态度转变得也太快了吧?关嬷嬷哭笑不得,可还是连忙附和道:“太夫人说的是,要是宣平侯夫妻能对乔太夫人上点心,也不至于人走了,都不知道。”
“嗯,就是这么回事!”郑太夫人点头。
不过,这事也就喧闹了两日功夫就没人再议论了。
因为,今年的春闱开始了!
新一届的举子们也忍着尚未退却的春寒,进入贡院,为自己搏一个前程。
这里面,也包括了路明。
考生入场那天早上,闵悦希早早的起来,带着丫头,偷偷的躲在马车上,远远的看着排成长列的考生队伍,目光幽深。
闵乔氏一行人出了京,又走了两天的陆路,这才换了水路,坐上了南下的商船。
一行人里面,闵乔氏和方嬷嬷、杨安两口子是南方人,对于坐船并不陌生。
随行的二十几个镖师走南闯北,对于坐船也不在话下。
剩下十几个家丁和几个丫头里面,大部分都还好,适应了两天也就缓过劲来了。
只有阿棋一个从上船开始就晕船,船离了码头没多大会儿功夫,她就开始吐。一路上吐得昏天黑地。
闵乔氏让她在船舱里休息,让阿依她们几个多看顾着些,又吩咐灶上给阿棋备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可惜,全无用处。
该晕船,还晕船。该吐,还照样吐。
阿棋不想让自己的事扰了闵乔氏出行的心情,就拜托了阿双多给闵乔氏念话本子。
阿双也不负所托,很快就用她日渐精进的读书技巧获得了众人的赞赏,也顺利的转移走了闵乔氏的注意力。
船行了几日,路经一个城镇码头,船上需要补充一些食材,需要停船半日。
闵乔氏便让阿依几个也下船去逛逛,还让她们去找阿棋拿些银子,看到什么好吃好玩的,可以买些回来。
阿棋本来还在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