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都来采访他,问他怎么不考虑去城市里搞个豪华的总部。
冯君把一张报表拿出来,这个是捐赠修路的表。里面的金额很高,是修竹林县几个贫困村对外的公路的费用。
“与其弄那些华而不实的办公楼,我还是愿意把这笔钱省下来,用来改善咱县里的这些偏远地区的交通。”
“交通方便了,这些偏远地区的人就能方便进出。产出的物品也能及时的变现,改变他们贫穷的面貌。”
另外一张表里清晰的记录了第一个偏远村庄修通公路之后,村庄里面人的收入情况。
这个村庄周边有很多很多的野葡萄,这种野葡萄都是集中成熟,在没有路之前,这些野葡萄要么就烂在山里,只有少数的被酿成酒自己喝。
道路修通了之后,很多收购商上门收购野葡萄,让这个村庄的人直接发了一笔很大的财。光野葡萄的收入就直接让这个贫困村脱贫。
现在家家户户都准备修缮或者新盖新的房屋,手里有钱了,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改善居住条件。
这里的野葡萄冯君帮他们搞了个品牌,这个品牌直接在周边打响。村里还搞了个集体合作社,大家统一时间去采摘,统一价格出售。
以合作社的名义跟各大采购商合作,出售的价格比小商贩收购的价格要高很多,每个人都能分到钱。
这篇报道出来后,人们才发现,原来没有豪华办公场所的人也可以是首富。可以把豪华办公场所省下来的费用,干很多很实在的事情。
曾经竹林县首富的准儿媳妇,现在的目光瞄准了冯君。可惜冯君一直在小山村里,没有进城,让她很多计划都实行不了。
最后没办法,只能她自己去小山村看看机会。
当林语语来到小山村的时候,她惊呆了。在她印象中,小山村应该都是很贫穷很落后,到处都是泥水,全都是泥巴房屋,路边都是那些流着鼻涕的小破孩在用尿和稀泥。
眼前是整洁干净的双向6车道,前方的梯田里种植着各种漂亮的鲜花,住家户的房屋都是各式各样的别墅。
家家门前都停着小汽车,还有专门的公园,老人们在一起摘菜,还有锻炼身体的。
确实是有小朋友玩水,这些小朋友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