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统一使用华币结算,华币成了这个世界上通用的结算伙伴,随便个波动都能搞得很多国外势力倾家荡产。
禾下乘凉这个目标还在继续,这个目标太大了,让水稻长的那么高大,是很有难度的。哪怕是经过土地庙加持,在不影响植物正常基因的情况下,只能一步步的实验。
不过海水稻倒是很快就有了眉目,华夏海岸线很长,有很多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通过一次次的杂交选种,已经成功孕育出第一代的海水稻。
可惜的是,第一代海水稻产量差强人意,口感也不好。只能继续再去选育。
海水稻办成功,证明思路是对的,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慢慢实验就行。早晚有一天海水稻可以量产,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都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粮食作物这块的杂交育种很快就带动了蔬菜瓜果的杂交育种,华夏人聪明,能举一反三,很多瓜果蔬菜新品种逐渐都面世,给民众的餐桌上增添了许多色彩。
跟瓜果蔬菜一样来的还有养殖动物,华夏的一头培养好的种猪,能在国际市场上卖上上百万的价格。
这还是华夏国每年限制出口的,要不然其他的类似种牛,种养更不得了。
种猪之所以愿意出口,主要是考虑到华夏人喜欢吃猪肉,养猪的风险高,国内大规模养殖技术还不成熟,只有国外地广人稀的可以大规模养殖。
他们采购我们的种猪,采购我们的饲料,养好了我们去买猪肉。既满足了国民喜欢猪肉的爱好,又能在国外口碑跟钱双赚,让那些老外成为专门给我们养猪的养猪佬。
那些老外也乐于养猪,别的不说,只要有产出健康的猪肉,华夏就收。有多少收多少,很多外国农场靠着养猪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