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从事海贸的沈廷扬,还有从事边关贸易的张同敞,以及他的亲舅舅王升。
两年多时间过去后,有了东厂的保驾护航与几个织造局、官窑及茶厂的资助,沈廷扬经营下的海贸,已经成了大明规模最大的海商。
与此同时,他们沈家造船厂,目前的规模已经不亚于南京的龙江造船厂,甚至在技术创新上尤有过之。
经过朱由校的指点,沈廷扬的崇明造船厂目前已经购入了尼德兰(荷兰)的武装商船,并在继续沟通购买风帆战舰之事。
若是尼德兰不卖,那就继续找大小弗朗机与英格兰,不信他们不对高价购买心动,说不定还能买到他们远洋经验十分丰富的船员。
与沈廷扬异军突起的海贸相比,张同敞与舅舅王升的边贸,尤其是粮食与食盐布匹的生意,也是不遑多让。
张同敞作为张居正的曾孙,以及现在内阁大学士张懋修的侄孙,就算没有朱由校做靠山,他自己就能将家族的生意做得很不错。
但有了朱由校给予的官身(中书舍人),以及海量的投资后,张同敞的生意自然更是如坐火箭一般地快速暴起。
而王升那边,虽然家族底蕴要差上不少,但有国舅爷的身份在,以及皇帝大外甥的指点与帮助,生意做得也不差。
而朱由校之所以选张同敞与他背后的张家,除了弥补皇家对张家的亏欠外,还有就是张家的风骨。
在李自成与张献忠祸乱天下与满清屠戮中原时,他们张家没有一个孬种,不是与国共存亡,就是积极抵抗李张的暴虐与满清的残暴。
若说还有第三点原因,那就是张家作为富饶的荆州府人,可以很好地聚拢湖广的粮食、棉花、茶叶与苎麻等物,从而运往稀缺的西北、北直隶与九边。
而孙传庭这个坚定的帝党,率先联系的商家,自然是张同敞与新城侯王升所在的商号。
张同敞与王升除了是指定的大宁马市边商,还是蓟州主要城池日常生存物资的最大商家。
不过负责蓟州边贸的不是张同敞本人,而是他的兄弟张同亮,王升那边也不是他本人,也不是他的儿子王国兴,而是他的侄子王国泰。
两人在收到孙传庭的书信后,立刻向通州的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