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被卢象升送来参与修筑工事的辅兵,也就是胶东半岛上各个卫所抽调出来的班军,因旅顺的过于重要性,卢象升给他们每人包了一日两餐的伙食。
按照大明的班军制度,这些卫所兵不仅是要自带武器与劳作工具,还要自备粮食,相当于是变相的苦役。
关键这些班军一般会大老远去九边修长城、墩堡或押运粮草,要是打胜仗了还好说,要是输了,小命也基本就丢在了服苦役的地方。
现在卢象升给他们包了伙食,还不用走几百里去宣大或蓟州,而是就在海对面的旅顺,比以前的轮班就好了不少。
但旅顺作为嵌在建奴地盘上的一颗钉子,随时会面临战争的风险,旅顺三面大海,城防要是被攻破了连逃都没地方逃。
就算他们在返回登莱前没有建奴来攻,但要是因修筑的工事不过关导致了旅顺城破,战后依然会遭受到严厉的惩罚。
做封建王朝的百姓苦,做大明的卫所兵更苦,不仅要遭受上官的长期盘剥,还有服不完的徭役。
看着从建奴军中向两边散开的哨探,杨御藩高喊道:“来人!”
“将军,卑职在!”不远处的传令兵上前行了一礼道。
“告诉驻守西官山、鸡冠山与铁山的守军,让他们提高警惕,要是建奴哨探靠近,想办法立刻消灭!”
“是,将军!”
两天后,身在登州城的卢象升见到了杨御藩派来的信使,从而得知了建奴正蓝旗正在进攻旅顺城的消息。
三天后,西苑昭和殿,朱由校从刘若愚手上接过袁可立递来的登莱急递。
朱由校放下急递,轻呼一口气后,说道:“没想到这建奴的反应还挺快的,这么快就派了正蓝旗前去攻打旅顺,不知杨御藩能否守得住旅顺?”
袁可立给朱由校打气道:“杨御藩是杨肇基的长子,从小就跟在杨肇基的身边耳濡目染,天启二年又在徐鸿儒作乱中立下过大功,想必能守住有重兵把守的旅顺!”
“希望如此吧,卢象升在信中说准备亲自带着刚训练不久的天雄军前去助战,感觉他还是有点急了!”
袁可立轻捋着胡须道:“是有点急了,好在旅顺城有一面靠海,可以源源不断地增派援军和军需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