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以为出身辽东的黄得功或周遇吉任选一人皆可!”
比较了下两人在历史上的轨迹后,朱由校最终还是选了周遇吉,“那就选周遇吉吧,现在的勇卫营能凑出一营骑兵吗?”
“虽然做不到一人双马,但一人一马还是绰绰有余!”
“那就给每人凑一匹战马,另外再自带五日粮草,锦衣卫那边也会让他们骑马过去,速度一定要快!”
“奴婢回去后就立马调集军队!”
“好,既然你现在过来了,朕准备在通州再组建虎贲第二营,你认为何人担任这个参将合适?”
这种任命主将的事情,曹化淳可不敢乱做主,“奴婢全凭皇爷做主!”
“朕每天深居皇宫,哪能知道外面的事情,你尽管举荐几个合适的人选!”
曹化淳认真想了一下后,这才回道:“奴才知道的将才也不多,若举荐之人不符皇爷心意,还望皇爷海涵!”
“你倒学起了文官那一套,尽管说来便是!”
“奴婢认为有三人合适,一是天启二年的武状元郑维城,现在是浙江定海参将,二是王廷臣,现在是腾骧左卫的游击,三是英国公的嫡长孙张世泽,听说弓马娴熟,兵法得到了家里真传!”
对于曹化淳举荐的三个人选,朱由校并没有急于裁决。
郑维城虽然身为武状元,但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深的足迹,反观王廷臣倒是有不少记录,至于张世泽,作为末代英国公,虽然做到了与大明同休,但也正因如此,注定了不可能将他派去边关作战,万一要是战死了,那英国公府可就没了合适的袭爵之人。
为了保险起见,以及就近原则,朱由校最终还是做出了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定王廷臣吧,他可以从腾骧左卫带两百人去通州练兵,监军依然是阎应元!”
果然如此,曹化淳领命道:“是,皇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