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
纵观夏国的种种起义,一次起义要想成功,需要一下几个条件:
一有着明确的目的与方向,比如终结了明朝统治的闯王,其目标就是推翻明王朝统治,建立新秩序,让人民不再需要缴纳繁重的赋税。
二需要有明确的组织性与纪律性,不能搞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伊比利亚内战共和国方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内部各种势力繁杂,各种势力控制的武装各种拖延,导致了共和国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机,最终导致处于伊比利亚共和国的灭亡。
当然,伊比利亚共和国也有其他神奇的操作,托莱多围攻战,智障的典型。
在共和国围攻托莱多城的时候,由于围攻不下,共和国军想到一个损招,绑架托莱多城守军将领的儿子,迫使其父亲投降。
但是,共和派绑架的这个将领的儿子,是一个硬茬子,在电话接通后他用轻松的语气说对自己的父亲说道:“他们威胁说如果我不投降就要把我枪毙,不过父亲您别为我担心。”托莱多城内的守城将领回答:“如果他们真的这样做,你就将灵魂托付给上帝并高呼伊比利亚万岁!你将成为为国捐躯的英雄,再见吧我的孩子,你的父亲紧紧地拥抱你。”路易斯回答:“再见吧我的父亲,我也紧紧地拥抱你,利比里亚万岁!”然后便挂掉了电话。
然后恼羞成怒的伊比利亚共和军枪毙了这个守城将领的儿子,然后叛军立刻抓住机会将这个将领的儿子当作英雄在全军宣传,而共和军则硬生生将自己塑造成了文学影视作品中索要不成就杀害人质的反派形象。
但是枪毙了人质并不能让托莱多城投降,反而极大增强了守军的抵抗意志,于是围绕托莱多城的新一轮的战斗又打响了。共和军凭借火炮数量优势终于轰塌了托莱多城的一侧,但是在组织步兵冲锋时又被废墟中射出的火力打得狼狈不堪。既然强硬的手段都不奏效。
共和派决定对托莱多城施加怀柔政策,于是共和军参谋长决定亲自进入城和叛军谈判,然而当他做出只要投降,城中的民兵和平民就能安全离开的许诺时,却发现从民兵到妇孺没有一个愿意跟着他走(此时古堡中有将近700名平民,其中有500多人是妇女和儿童)。
结果劝降不成的参谋长又开始恼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