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果断,智勇过人,比得上袁氏吗?”
韩馥说:“比不上。”
荀谌再问:“数世以来,广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比得上袁氏吗?”
韩馥说:“比不上。”
荀谌说:“渤海虽是一个郡,实际上如同一州。袁氏也是一时的俊杰,将军这三方面都比不上他,却又长期在他之上,他必然不会屈居将军之下。且公孙瓒统率燕、代两地的军队,其势不可挡”。
“冀州,是天下物产丰富的重要地区,袁氏要是与公孙瓒合力夺取冀州,兵临城下,将军立刻就会陷入危亡的困境。袁氏是将军的旧交,又曾结盟共讨董卓,如今的办法只有把冀州让给他。”
“袁氏得冀州后,必然感谢您的厚德,而公孙瓒也无力与他来争。这样,冀州到亲友手里,将军既有让贤的美名,自身又比泰山还要安稳。希望将军莫要迟疑。”
韩馥性情怯懦,于是便同意了此等计策。
等袁绍夺取冀州后,荀谌及同郡辛评、郭图皆受袁绍任用。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决定率大军征讨曹操,以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
荀彧[xun yu](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市)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
永汉元年(189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
后料袁绍不能成大事而投奔曹操,任司马。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东征,袭占兖州,荀彧领导保卫兖州三城。
后建议曹操“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使其收复兖州,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基地。
建安元年(196年),劝曹操迎汉献帝建都许县,得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曹操征战期间,主持后方事务,助他战胜张绣、吕布、袁术、刘备等,使之成为北方唯一能与袁绍抗衡的势力。
官渡之战中,他劝阻曹操退军的企图,使曹军反败为胜。战后又建议曹操暂缓南征,乘胜追击袁氏,迅速平定冀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向曹操献计奇袭荆州。累官至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