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远的地方,这种行为等同家贼!
佃农那里大概就是之前灾年农户借款时收取高额利息,现在有几房人家已然是强弩之末,得卖儿卖女才能堵上窟窿。
最可恨的是逼人卖儿卖女欠下高利贷的,财务出身的人都知道,无论家庭或企业一旦靠借钱过日子,那就离消亡不远了。
好在没有多少钱,乔悠大手一挥把账堵上,她今年赚了不少银子,见不得卖儿卖女家破人亡,就算是为腹中孩子积福吧。
倒不是她财大气粗,而是古代百姓的生活还是很贫苦的,可以参考刘姥姥进大观园吃螃蟹宴那回,一顿饭二十几两是普通人家一年多的嚼用,注意,是普通人家而不是贫苦人家。
乔悠也没什么好说的,本来也没有情分,按家规处置,买地的那个把买的地罚没充公,小赚一笔。又选了新的庄头儿管事上来,最后撂下一句:“你们几个都是大家觉得好的,先用一年看看,用的不好随时换人。”
剩下几个被处置连同在府上做下人的家人一律赶走永不复用,至于贪的东西,她接手之前的也不要,接手之后的还回来就行。
村民质朴,知道庄上之前的庄头儿管事儿都被赶走,今后再也不怕被人欺负,之前的借款一笔勾销,那几户人家感激涕零的跪在门口不停磕头。
听说夫人还特地降了一成租子后,欢喜的纷纷从家里拿出来瓜果蔬菜和鸡鸭孝敬这位看着仙女儿一样的夫人。
这么一来,虽然是她把人赶走却没有人嚼她刻薄,反倒博了个良善扶苦的美名儿。
鱼游溪涧醉山间,鸟生巢,杏飞鸳,幽路苔藓,暖日照东边,絮绕青丝垂岸线,微碧漾,荡流泱,杜鹃啼血待莺春,柳眠辰,舞折腰,解语嫣红,红药砌妆浓,烟锁菖蒲千影叶,湖上酒,醉清风。
本来庄上的孩子看他们衣着华丽,又是主子公子小姐,都不太敢靠近,不过不休不止和一心二用都是附近庄子里的,给他们拿了些小玩意儿后,这些孩子们就都疯玩儿在一处。
淮云淮书从小上山下河,知道乔悠让他们好好乐几天都欢喜极了,这些年一直读书拘着自己,总算逮着机会疯玩儿,哪里还有刚来时贵气老成的样子。
钓鱼骑马,爬树掏鸟蛋,下河捉蛤蟆,小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