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着笑似的看着他,秦淮之放下手中的书,快步走了过去,从乔悠手中接过东西,问道:“都买好了吗?”
“嗯,差不多了,但是还没买吃的。”乔悠答道。
“今天先不买了,先把这些布料和棉花带回去吧。”秦淮之也没想到乔悠会买这些东西,那几匹布料一看就是给他们兄妹准备的。吴掌柜刚刚还调侃他得了个知冷知热的美娇娘。
秦淮之掏出几文钱让伙计帮忙把东西送到回村的牛车处,又带着乔悠慢慢往回走,秦淮之边走边对乔悠说:“房子的事儿我已和蒋夫子说好了,这个月蒋老太太就搬过来。租金一年七两银子,你别嫌少。”
“怎么那么多?”一年七两在乡下可真不低了。
“你家的院子新,风景又好,而且离村口近,蒋夫子若是要探望老人也方便。”秦淮之解释道。
“那就谢谢秦大哥了,家里还有一些东西也不知道老夫人会不会嫌弃,这几天我再回家一趟好好收拾收拾。”乔悠是真心感谢秦淮之的,一年的房租再加上田地的了出息能赚小二十两,小康谈不上,不过也够她衣食无忧了。
“屋子等我陪你一起回去收拾,淮书淮云也该开蒙了,这几日我会给他们俩找个合适的书塾,等他俩安顿下来我就去书院住你看可好?”秦淮之开口问向乔悠,他今年已经十九,如果误了明年的乡试还要再等三年,不过让一个姑娘照顾三个孩子还是会过于劳累。
乔悠也知道这时候学生开学日基本定在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估计两个孩子能赶上十一月砚冰冻时。
沉思了一会儿,道:“孩子上学是大事儿,不知秦大哥准备给淮书淮云选哪家的书塾?”
“悠悠怎么想的?”秦淮之双眼含笑的看着她,不知怎么的,秦淮之想知道她的想法。
乔悠没看到秦淮之含笑的眼睛,只当是要试试她对孩子的真心,便道:“乡中书塾一共三家,苏秀才那里就不必说了,苏家人势利定教不出好学生;李夫子虽是举人出身,但因发妻生了两女便拳脚相加,据说年前才聘一妾,这名妾室产子后李夫子置发妻往日情分不顾,还要抬平妻,多亏李夫子妻舅作主,但是李氏和两个女儿过的如下人一般,这样无德之人怎配为人师;最后一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