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上,依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在未能确认火星上水资源的储量之时,难以确认这项技术的可行性。
肖毅在纸上写下了制氧设备技术,以及人造树叶技术,然后又在这两种技术上重重画了个叉。
显然,这两项技术,并不能满足肖毅的期望。
采用这样的技术改造火星,恐怕肖毅活不到火星改造成功的那天。
改造火星,这件事情除了能够缓解蓝星资源紧缺,似乎和肖毅没有任何关系?
但事实是,如果掌握这项技术的是华夏人,那么华夏将拥有着火星的无限开采权。
火星的资源,可以优先被华夏掌握。
至少肖毅认为,这件事情的意义不弱于在月球上提取氦-3资源。
肖毅凝眉,又在纸上写下了几个汉字。
藻类技术!
尤其是蓝星上广泛存在的蓝藻!
蓝藻是目前蓝星上唯一已知的、能够产生氧气的光合自养型微生物。
而且蓝藻的光合作用比普通的植物更强,同时它还有着极为顽强的生命力。
即便是在深海温泉中、莫哈韦沙漠的岩石中,都能够生长。
几十亿年的蓝星进化史中,蓝藻就是促使蓝星富含氧气的主要贡献者!
既然蓝藻能在蓝星上完成大气的改造任务。
那么蓝藻也应该可以在极端的火星环境中,将二氧化碳和水还原成人类生存所需的碳氧化合物和氧气!
肖毅获得第三代制氧技术,就是蓝藻人造叶片!
一种以培养蓝藻为核心的、类似太阳能板的人造生物装置!
这种蓝藻叶片,是经过对蓝藻进行一定的基因编辑后,使其获得了一种可以可以将细胞产生的蔗糖自动排到体外的蓝藻!
保留蓝藻的快速繁殖能力,如果在火星上富含水的地区,投入数量庞大的藻类人造叶片。
将会在极短时间内,将火星营造出一个类蓝星生态环境,为人类在火星生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肖毅将所有条件,依次写了下来,越写越是兴奋了起来。
尤其是生活在深海温泉中和沙漠岩石中的蓝藻,拥有更强的繁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