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开始准备去边关的路费和衣食住行,自从女儿去了边关,她的身边没有了亲近的人,娘家离得又远,现在她按照女儿的安排去走一走,看一看。
她想起这些年一直受叶老太太、曾姨娘和叶炳的联合打压,她的日子过的非常抑郁。她曾想过离开叶家,可想到未成年的女儿和儿子,又下不了这个狠心。走了舍不得儿子,留下只能受苦,她每天咽着苦水过日子,可以说过去的将近二十年,对她来说犹如地狱一般苦闷。
经过十多天的准备,蓝氏在儿子的陪伴下,带着贴身丫鬟和蓝嬷嬷启程去了边关,他们要去看望生活在边关的亲人。一路上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暂且不提。
在去边关的路上,他们看到这里的天很蓝,云很白,路边的牛羊很多,放牧的姑娘歌声很好听。
看着这儿淳朴的民风,又加女儿在信中的怂恿,她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里,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别的想法和安排。
“母亲,这里不同于京城,虽然这里没有京城繁华,但给人很质朴的感觉。”叶辉望着外面说。
“辉哥儿喜欢这里吗?”
“母亲,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见到了你姐姐和姐夫,咱们再作打算。”
她回想着叶卿在信中说的话:“母亲,这里的人们很开朗大气,民风淳朴,人们支持女子可以再嫁,我很喜欢这里。母亲,你和弟弟也来这里吧,这样我们娘三个在一起了。”
想到女儿极力邀请她去那里的时候,她下定了决心,要带着儿子一起去边关,让儿子感受一下铁血男儿的风采。如果可以的话,让儿子也到军中历练,不然儿子在叶炳的不闻不问下毁了一生。
别看蓝氏是个内宅女子,但她从小耳濡目染,学到了许多经商的知识,她这次走的时候给自己的心腹安排了任务,“如果叶炳来了,就告诉他我去了娘家,一时半会不会回来,让他不要等待。”
为了不给叶炳留下话柄,她走的时候给叶炳留了话,“好长时间没有回娘家了,我要去娘家看看。”
没想到她走后没几天,叶炳真的来了庄子,他听了管事的禀报,也没有在意蓝氏的去向,只坐在院子里喝了几杯茶,只问一句:“夫人说没说,她回去要待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