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两人就药团子的事,聊了很久。
她给他提了很多建议,还有改进的方法,此时的胡御医像个小学生一样,一边认真听一边拿着笔记录,再也不像前几天那样,脸上看不出一丝嫌弃。
胡御医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带着他的学子们日夜不停,制出了大批的药团子。在秋冬季,伤风病袭来的时候,他做出来的药丸大放异彩,很好的遏制了病情的扩大,得到老百姓的大力褒奖,这是后话。
后来皇太后也病了,有人拿出早就备好的药丸,给太后服下,太后吃完药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这事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
当皇上问起这件事的时候,身边的贴身太监仔仔细细的把事情的始末告诉了皇上。
皇上听了惊喜不已,“快宣胡太医上殿,朕要重重赏他。”
当胡太医战战兢兢地来到了金銮殿的时候,皇上已经备好了赏赐,还让身边的人执笔,正在给他写圣旨。
“微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胡爱卿平身,快给胡爱卿赐座。”
胡御医得到皇上的夸奖,还有赐座,让他家的祖坟冒烟了。
接着皇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肆表扬了他,并给他升了职,成为太医院的另一个副院使,这可不是一般的功劳,把胡太医砸的晕晕乎乎。
为了表达叶卿的知遇之恩,胡太医每次来侯府的时候,顺便到梧桐院,给她把平安脉为借口,向她讨教一些问题,有时候也给叶卿解答一些疑惑,两人的友谊越来越深厚。
这天他们谈到了咽炎和鼻炎,叶卿向他请教这方面的问题
“喉痹乃外邪侵袭身体,或者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引起的,要以疏清散热,或者清热解毒为主,再以艾灸加以引导方可。”
“多谢胡太医指点,这里有本外祖给我的书,胡太医如不嫌弃,请带回去阅读一二。”
“多谢少奶奶的提携,在下感激不尽。”
“胡太医不要客气,小女子还需要文太医教导。”
“少奶奶的医术在我之上,何须如此谦虚。”
“三人行,必有我师耶,文太医今后还要多多指导小女子。”
“少奶奶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