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相等人商讨救援阳夏之事的同时,楚国都城寿春内的众人也在纠结着。而且和齐国那边不同,陈胜吴广方面还派出了麾下的首席谋臣上蔡人房君蔡赐,前来求援!
张良发现,蔡赐谈吐不凡,并非俗士,于是对于陈胜吴广军也是刮目相看。只不过,虽然和普通人相比,他们犹如鸿鹄之于燕雀,可现在却是处于鲲鹏干仗的时代,他不禁为起义军的命运捏一把汗。
举个例子,虽然蔡赐在寿春城中四处奔走,并且各种大声疾呼,打动了绝大多数的楚国人与韩国人。但有识之士却都清楚,寿春方面根本无法发兵救援。而导致这一点的始作俑者,还是张良他自己!
当年,张良火烧陈郢,随后携民渡江,一度使得王翦望淮兴叹,不敢轻易进攻寿春。可如今他制造的那片淮北无人区,却成为联军反攻的阻碍
不过,仗义的昌平君还是召开了军事会议,准备商讨如何应对阳夏起义之事。
“诸位,想必你们都已经见过房君蔡赐了。如他所说,现在颍川一带大乱,或许是不错的进兵良机。可是秦军的反攻,一定会很快到来我们该怎么办呢?”昌平君询问众人道。
出乎众人的意料,这一回范增没有抢答。张良不禁思索道:“看来‘亚父’也明白,如今的情况的确很棘手。
项梁看见众人皆不语,干脆直接把丑话说在前面:
“总之从寿春发兵是不可能的,后勤太吃力了,我们也没有能在颍川郡击败秦军的把握彭城那边,或许可以一试?”
张良见状,也加入了讨论。只见他分析道:
“彭城的宋义大人行事稳重,未必愿意去求援以子房看,如今的上策是以相国大人的名义,命令彭城出兵,如此宋义大人多半会遵从;中策是打发蔡赐去彭城,看看他能不能说动宋义大人;而如果什么都不做,坐视阳夏义军败亡,则是下策——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坦白来说,如今张良拿不准众人对于救援阳夏的态度,于是先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而此时的昌平君,也在纠结中:
“我们筹备了五年,现在正要跟秦国较量一番,当然不能置之不理,白白消耗自己的锐气。只不过如果仅仅打发蔡赐去彭城,似乎不符合待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