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且看,从那边汇入此河的就是南易水,而溯流而上,就是当年荆轲出发之地!想当年,荆轲明知此行凶多吉少,还是毅然前往刺秦,那是何等的豪气!只可惜,荆轲死了,太子丹也被燕王杀了,可燕国还是被秦军给占领了!”
其实,严格来说,这番表态是有点问题的,因为此时燕国还没有完全灭亡,燕王喜还在辽东苟延残喘。可谁又会在意这个只有偏安之心的政权呢?
“我军此番北伐,就是为了给荆轲和燕太子丹报仇!要将燕国的百姓,从暴秦的统治之下解救出来!”
接着,阿盛就将燕国人民最认可的这两人当成了政治旗帜,以此收买当地的人心,如同陈胜当年诈称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以“从民欲”的操作那样。他不再追求进军的速度,而是将工作的重心,从攻城掠地渐渐转向了治理,以求尽快在燕国故地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
齐军也在这一番操作下,变得面貌一新。虽然诸军的战斗力不可能在短时间提高,但各位将领都紧抓起了军纪,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但起码不敢在明面上和齐相对着干。
就是田荣自己,不久也收到了兄长田儋从高唐发来的问责信。而这件事当然也是阿盛等人安排的,结果也不出他们所料,有着君子遗风,平素爱惜名节的田儋站在了他们这一边,对着田荣一阵责骂,但也在字里行间,体现了对对方的关爱。
田荣只觉得给兄长丢了脸,更是悔恨万分,但他依然觉得齐相是过于重文轻武了——要不是一路上没什么仗打,全是那些说客在立功,他至于憋不住而搞那一出吗?
不过,这也怪不了齐相,秦国本身在燕地驻扎的力量就很薄弱,而前一阵其主力还直接被消灭在了齐境之内。那在有机会趁虚而入,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时候,谁又像他这个战争狂人一样,整天想着要上阵厮杀呢?
不久之后,在齐军快要抵达蓟城之下时,西路军那边又传来了陈余方面的消息,阿盛看了之后不由得一惊。
“莫非赵边骑的战斗力,直到今日还如此之强?”
首先从战线上来看,陈余军的进展并不比齐军的慢,几乎已经收复了太行山以东的所有赵国故地!而看了详细的战报之后,齐相这位始作俑者顿时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