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后,叹了口气低语道:“何宝良不是飞凤城本地人,他是我母亲捡到的孩子”
对于何宝良和赵六子母子之间的联系,那一晚越小满和江星辰心中早已有所了解,此时听赵六子说起来,也并不太过惊奇,这赵六子接着道:“其实自江大人您一举成名后,来飞凤城的乞儿、贫儿多不胜数,他们大多也都做着金榜题名、名利双收的春秋大梦,只不过大多数孩子都没什么读书的天赋,又没有基础,便进不来青竹书院,虽然南宫家会收揽一些孩子教养,但大多数都被遣回原籍,我母亲养了些鸡鸭,靠买蛋为生,那一晚收摊的晚了些,正看到了何宝良,他生的十分瘦小,看起来只是十来岁的年龄,绷着一张脸,像只警惕的流浪狗,虽然冷饿交加,却也可以从衣服看出,是个及重视外表脸面的人,他的年龄与我一般大,我娘看他缩在义庄里,虽然怕的要命,却还是虚张声势的呲着牙面对那些年龄大些的流浪汉,便将他带回了家,虽然我们家也是家徒四壁,但好歹比在外流浪好些,一开始何宝良并不信任我们,不与我们亲近,也不与我们说话,后来才慢慢的开始帮我娘捡鸡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这样到了半年以后,我去账房家偷学识数被赶了出来,何宝良就开始教我识数认字,那时我才知道原来这何宝良是个认字有学问的,说出来的话也文绉绉,像个小古板。”
赵六子说到这,眼中闪着晶莹的泪水,满是向往和回忆,片刻后,他叹了口气道:“我娘知道后,也很是惊喜,觉得何宝良是个人才,不能被埋没了,又赶上青竹书院招生的日子,便想要带着他往青竹书院去报名,可那何宝良说什么都不去,一开始我与母亲认为,他是怕自己落选,没有勇气参加考试,我娘便劝他,考不上也不要紧,飞凤城大大小小书院十多家,考不上青竹书院,咱们去考其他的,其他书院虽说不免费,但家里可以再多养些鸡鸭,总能凑够束修,他只是摇头,倔强得很,说什么都不愿去书院读书,后来跪下认了我娘做干娘,只说要和我一起孝敬我娘,我与母亲也无可奈何,母亲甚至气的骂他,问他既然不愿上学,来飞凤城做什么”
“日子便一天一天的过,就这样过了两三年,我娘患了肺痨,一开始我们只以为是风寒,养养便好了,可后来娘却开始咳血,她知道不太好了,瞒着我们,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