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他们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逐渐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因此,对三年级学生进行深入的学情分析和认知特点研究,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也有助于家长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一、个性差异
1自信心的形成:三年级是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接收他人的评价时,能够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和自豪感,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然而,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很大,有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而另一些学生则因为成绩不良或其他方面的缺失,受到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失去信心。例如,许多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学习劲头很高,会主动寻找相关书籍资料,百看不厌。受到老师或父母的鼓励时,学习劲头明显提高,哪怕只是一点言语上的小鼓励,他们都会非常兴奋、重视并以此要求自己保持成绩。但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和劲头就会下降。
2自我评价:三年级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我评价意识。他们开始担心自己成绩不佳,担心自己影响集体,开始能分辨同学中体育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他们愿意听表扬,遭到批评后情绪很容易恢复。然而,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尚不成熟,往往只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多给予正面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避免过度自信或自卑。
二、心理发展
1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着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学生的生活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单独行动,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身体的发育、学习与生活的变化使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发展,他们有了一些合理的独立思考,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