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上为了保护考生的隐私,官方不允许媒体采访和网络宣传。
但认识黎穗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事。
一班的班级群天天在刷学霸牛逼。
一中的校门口横幅也挂起了横幅。
恭喜‘我校黎x同学,获得此次高考理科第一’。
各校招生办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开出的条件让黎穗眼花缭乱。
她本来是坚定选京大的,但有些学校的条件实在太丰厚,她竟然可耻的心动了。
沈肆谨见她摇摆不定,加上他在外国读的大学,也的确不擅长这一块领域,就跟之前说好的,花钱请了个专家来给黎穗分析利弊。
黎穗现在最大的纠结点,其实在于学什么专业,有了心仪专业才好选学校。
那天听杨沁和蓝时薇说了一通后,她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那么喜欢学计算机。
“黎小姐,你这个分数,咱们就不用考虑学校录取的限制了。”
“我把一些热门的专业跟你讲一下,你看看那些感兴趣……”
沈肆谨找来的人,水平自然没的说。
没一会儿,就把各个专业的优点缺点,未来发展,研读方向,包括国家相关政策,毕业后的薪酬区间,甚至专攻项目的教授在哪些学校,都讲得明明白白。
黎穗嘴巴微张,这些信息对于当下无数迷茫的学生来说,简直是金玉良言。
忽然她弱弱举手问:“老师,这些信息我可以录音,发给我的同学们吗?”
黎穗知道,志愿填报真的很吃信息差和认知差,不然当初一模失利她也不会那么伤心。
比如一些人可能分数考得不错,但因为不知道专业之间的差别,就随大流选了一个。
最后毕业即失业,大学白读。
就像杨沁的临床医学专业,一般人可能就看到医生赚钱,有编制。
殊不知这专业是八年起步,读研读博的需求也比别的专业大,这还不包括规培实习等等。
时间成本,金钱成本。
家境不宽裕的,要么砸锅卖铁继续读,要么不上不下,根本没幻想中那么好。
协助选专业的老师听到黎穗的要求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