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再次介绍,“殿下,这位是来自墨村的老曹。”
李恪微微颔首,将剩下的图纸递了过去。
“老曹,这是你们负责的部分。”
“其中最难的部分就是弹簧,你先看看图纸。”
老曹接过弹簧图纸,只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无它,这叫‘弹簧 ’的东西,他实在是没见过。
“殿下,这把精铁弯成一圈一圈的,就是所谓的弹簧?’”
“不是,这玩意儿能用来干啥啊?”
来自墨村的匠人喜欢钻研,上来喜欢先问为什么。
李恪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淡淡道:“记住,蜀王府有一条行事准则。”
“不要问为什么,先做了再说,做着做着就知道了。”
老曹被噎了一句也没生气,只是点了点头。
“那我们先做弹簧吧,做的不对的地方望殿下指点。”
“好说!”
得到指令,老曹便不再啰嗦,按照图纸开始制作弹簧。
他先将一块精铁烧红了,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
随着老曹的不断捶打,精铁被锻成细绳一般粗细的铁丝。
然后他又用钳子夹起铁丝,将其一圈一圈地缠在一根粗铁棍上,做成弹簧模样。
经过加热、缠绕,总算将弹簧给缠绕均匀。
最后,他将缠绕均匀的弹簧放在水中淬火。
“尺寸上勉强能算合格,咱们检测一下弹力。”
李植拈起弹簧看了一番,倒也还像那么回事儿。
就是弹力是否合格,还需要经过测试才知道。
检测弹簧是否合格的标准很多,但以大唐现在的情况来看,能检测的并不多。
例如:材质验证、载荷测试、硬度测试、载荷测试、金相检测等都无法完成。
目前能检测的只有外观检查、尺寸粗测、弹力粗测、耐久性测试等。
而李恪只试了几次,就发现了很大的缺陷。
“不行,弹力不够,而且很快就产生塑性形变了。”
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弹簧的材质不对所致。
后世的弹簧都是用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