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户洒在了朱标的身上,照亮了他那染满鲜血的袖箭。光影交错之间,袖箭投射在九龙壁上的影子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正欲腾飞而起。更为神奇的是,这条巨龙所勾勒出的疆域线竟然与朱标前世记忆中的海岸线完美重合。
“儿臣要建的都城……”朱标突然间提高了嗓音,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豪情壮志。他猛地抓起一支带血的箭镞,毫不犹豫地蹲下身去,在地砖之上奋力刻画起来。尖锐的铁器与地砖相互摩擦,发出阵阵令人心悸的刮擦之声。这刺耳的声音仿佛具有某种魔力,惊得一旁的赵藩王后人浑身一颤,竟不由自主地瘫坐在了地上那块形如蛇形的烙印之上。
“当有三十六道水门!”朱标最后一笔落下,地砖上赫然出现了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每一个笔画都透露出他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对未来宏伟蓝图的无限憧憬。
玉阶之下那触目惊心的血渍,宛如一条猩红的长蛇,缓缓地朝着高高在上的龙椅蜿蜒而去。
朱元璋见状,心中一惊,猛然站起身来。就在这一瞬间,他腰间佩戴的螭纹玉扣竟然不偏不倚地卡进了朱标刚刚刻下的“漕”字的第一笔之中。
只见朱元璋面色阴沉,双眼圆睁,愤怒使得他的额头青筋暴起。他那粗壮有力的五指紧紧地嵌入龙纹扶手的鎏金鳞片里,仿佛要将其捏碎一般。
伴随着他的怒吼,整个宫殿都为之震颤起来:“你竟敢要改漕运?难道不知此举风险巨大吗?那三十六道水门如何能够吞下整条长江!”
玉阶承受不住这般强大的压力,瞬间崩裂开来,细密的冰裂纹如蛛网般迅速蔓延开来。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朱标毫无惧色。他从容地抬起手,轻轻抹去箭镞上残留的血迹,然后目光坚定地望向自己的父亲,朗声道:“父皇当年仅凭竹筏便能横渡长江之时,可曾想过如今的金陵城墙竟能垒至高达十二丈之巨?儿臣所要打造的运河,不仅要能够容纳庞大的商船通行,更要能让骏马奔腾其上!”说罢,他微微一抬脚,靴尖毫不留情地碾碎了地上最后一块火漆。
此时,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陈将军突然有所动作。只见他手中的长刀一挥,刀鞘准确无误地抵住了放置在殿中的铜盆边缘。刹那间,原本平静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