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寒风凛冽的冬日,奉天殿那高高翘起的檐角之上,悬挂着的铁马被呼啸而来的北风猛烈撞击,发出清脆而又破碎的声响,仿佛是这寒冷天气中的一曲悲歌。
此时,朱标神情庄重地从钦天监官员手中接过呈上来的五谷穗。他手持玉圭,轻轻磕碰在丹墀上那已经有了三条裂缝的晶砂处,瞬间迸射出点点火星,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在百官们激昂的朝贺声中,朱标敏锐的目光却并未被这热闹的场景所吸引。他不动声色地数着,发现东南角第七根蟠龙柱后竟然有三双皂靴正微微颤抖着。这细微的动作并没有逃过朱标的眼睛,他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起来。
就在这时,朱元璋那如洪钟般响亮的声音骤然响起:“赐太子监国剑!”这一声呼喊如同惊雷一般,震落了梁上悬挂已久的冰凌。它们纷纷坠落下来,砸在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朱标缓缓伸出右手,用拇指轻轻地划过剑鞘上的裂痕。刹那间,一股灼热感顺着指尖传来,原来是那锋利的箭镞已经将他掌心的血泡戳破。殷红的鲜血迅速渗出,渐渐地渗透进了那蓝色的蟒纹剑穗之中。
正当朱标凝视着手中的宝剑时,一阵夹杂着咳嗽声的燕地军报传入了他的耳中。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听觉,他一下子就分辨出这两声咳嗽竟是来自于工部侍郎孙敬斋戴着的紫貂暖耳之下。
散朝的鼓声尚未停歇,陈将军那支漆黑如墨、尾端缀有黑色翎羽的利箭已然如同闪电一般,直直地钉入了北镇抚司那坚固的松木大梁之中!箭头深深嵌入木材,仿佛要将这松木穿透,而箭尾则因巨大的冲击力而不住颤动,发出嗡嗡的声响。
就在此时,三更的梆子声突然响起,清脆而悠远,在寂静的深夜里回荡。与此同时,一份暗桩名录被紧紧包裹着,伴随着一股浓郁的辽东参特有的苦涩味道,悄然送入了东宫。
朱标面色凝重地接过这份名录,手中的箭镞轻轻一挑,便将封口处的火漆轻易划开。随着火漆破裂,三十七个人名犹如一条条扭动的小虫般,从名录中缓缓爬出,每一个名字都散发着温热的气息,似乎刚刚才被书写上去。这些名字在参须之间蜿蜒爬行,仿佛想要挣脱束缚,逃离这个充满危险与阴谋的地方。
“周王叔的庄头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