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已然成为众矢之的,遭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鄙夷和唾弃。他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懊悔与羞耻,恨不能立刻寻得一条地缝,然后一头钻进去,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与此同时,那位指使吴学子四处散播谣言的宋祭酒,其自身形象也因这一事件而受到极大损害,可谓是颜面尽失、威风扫地。曾经高高在上、受人敬仰的他,如今沦为了人们口中的笑柄和批判对象。
朱标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果敢手段,成功地扭转了整个局面,一种掌控全局、主宰一切的强烈感受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目光锐利地凝视着眼前那狼狈至极的宋祭酒,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轻蔑的冷笑:“宋祭酒啊宋祭酒,事到如今,你可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只见宋祭酒面色惨白如纸,仿佛瞬间失去了所有血色一般。他的双唇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似的,纵然有千言万语想要辩解,但最终却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这位昔日不可一世的人物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想借助此次事件给予朱标沉重一击,未曾料到却是弄巧成拙,亲手搬起一块巨石狠狠地砸在了自己脚上。
回到东宫书房后,朱标独自置身于那昏暗的烛光之下,脚步缓慢而沉重地来回踱着步。窗外,夜风如怒号般呼啸而过,猛烈地拍打着窗户,树枝在风中摇曳,投射出一片片诡异的阴影,它们似乎也在以这种方式映衬着朱标此时内心的汹涌波涛。
宋祭酒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如同导火索一般,点燃了朱标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这无疑给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一个能够将那些阻挠革新的势力一举铲除的绝佳契机。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朱标口中喃喃低语,声音虽轻却透着无比的坚定。他紧紧地握起拳头,因用力过度致使指节微微发白,青筋暴突,仿佛已然下定了决心要采取果断行动。
然而,就在下一刹那,他原本坚毅的神情突然出现一丝迟疑和犹豫。因为朱标心里很清楚,宋祭酒此人在那帮守旧的文人士大夫中间享有崇高的威望,如果对其处理手段过于严苛激烈,必然会引起更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有可能激发整个旧文人集团群起而攻之,掀起一场规模浩大的集体抗争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