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前的宋工部尚书,沉声道:“说!”那声音虽然不大,但却仿佛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宋工部尚书见状,赶忙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行礼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心中酝酿已久的想法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只见他说得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朱标则静静地站在那里倾听着,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待到宋工部尚书终于说完,朱标的眼中忽然闪过一丝亮光,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起来,他兴奋地一拍手掌,大声说道:“好!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这般去做!”紧接着,他迅速转头对身旁的侍从吩咐道:“速速将此前治水工程的详细成果报告整理出来,不得有半点延误!”
不多时,一份份装订整齐的治水成果报告便送到了朱标的手中。他拿起其中一份仔细翻阅了一番,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将其递给了宋工部尚书,并嘱咐道:“你且带上这些报告,再次前去游说那些城中的富户和商贾们。本宫坚信,只要他们能够亲眼目睹这治水工程所取得的显着成效,定然不会再轻易受到那些不实谣言的蛊惑与蒙蔽。此事关乎民生大计,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宋工部尚书领命而去。几天后,他带着喜讯回到了工部衙门——一些有远见的富户和商贾被打动,开始捐款。
看着逐渐充盈的账目,朱标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一丝笑意在他嘴角蔓延。然而,这丝笑意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侍卫匆匆来报……
侍卫匆匆来报:“殿下,李御史求见,说有要事禀报。”朱标心中冷笑,这李御史,来的可真「及时」。
李御史一进门便义正言辞,声色俱厉:“殿下!臣要弹劾宋工部尚书!他滥用职权,胁迫京城富商捐款,扰乱市场秩序,罪不容诛!”
朱标眼神一凛,这老狐狸,又来这一招!他故作惊讶:“哦?李御史此话怎讲?宋尚书乃朝廷栋梁,岂会做出这等事?“
“殿下,臣亲眼所见!那宋工部尚书以治水之名,四处游说富商,若不捐款便以各种名目刁难,手段卑劣,令人发指!”李御史说得唾沫横飞,仿佛亲眼目睹了宋工部尚书的「恶行」。
朱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叠奏章,甩在李御史面前,“李御史,你可还记得这些?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