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夜,童家人吃完团年饭坐在沙发上看春晚。这是大家的传统固定节目,也是这个年代少有的消遣。
童桐今年刚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蔡冬梅想让童国庆把女儿弄进纺织厂里上班。这几年政策有所松动,进厂上班没有之前那么困难。作为厂里的厂长,这点事还是不难。可女儿童桐却有自己的想法。
“妈,我说了我不想进厂……”
“不进厂你能去干什么?”这女儿是两口子事业有了起色以后才生的,家里日子好过,生的又是姑娘所以总比哥哥养得娇气些。可面对工作这种大事,老俩口说什么也不能让女儿乱来。
女儿撒娇耍赖好几天,闹着要去卖衣服,蔡冬梅说什么也不同意。今天大过年的又听女儿提些这茬事,也有些着急上火。
“你只看到小沈干事一件毛衣十块买进,三十卖出,咋就没看到她拿的那件呢子大衣挂在那里一个多月了都没人要呢?”
当初蔡冬梅在羊城陪着沈照去时装批发市场转了几圈,顺便给女儿带了几件。童桐刚开始穿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转天同学来找她玩才发现这毛衣在县里都卖疯了。
“哇,你父母对你可真舍得。三十一件的毛衣给你一买就三件……”
她回家和亲妈说起,蔡冬梅听得也直咂舌。沈照在街上开了家服装店她是知道的,但真没想到这衣服居然能这么赚钱。
有天出门散步母女两个路过木芙蓉,沈照正好也在。她热情招呼母女进店,经历了最开始的火爆以后,木芙蓉的客流量也趋于平稳。她们进来的时候,店里虽然人不算多但也有不少人在试穿新上的款式。
店子里挂着那件叫价二百的大衣,大多数人问了价格就咂着舌头放下了。这件衣服的进价蔡冬梅是知道的,看着大家都嫌贵她也在心里替沈照着急。
童桐看着这个小店满是好奇,看到收银台后面挂着的小饰品忍不住上去问价。
“带钻的八毛钱,不带钻的五毛钱。”
这些玩意儿蔡冬梅也进了不少,之前兴冲冲地带回来也想着拿出去卖,可丈夫却说天寒地冻的别白费那功夫。可母女两个在店里站了半天,发现这些小东西乐意买的人还不少。又加上临近过年,大姑娘小妹子没钱买花衣裳买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