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危机感,她这一路握紧沈照的手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把人给弄丢。
他们是公差自然先去办公事,这边的制衣厂今年的款项还没有结,孟长安带着他们就是来找人对账结款。
因为来之前有打电话联系,门卫得知身份也没有多加为难。
八十年代开始是制衣发展得最迅速的时候,千禧年之后诞生的很多有名的大老板就是从服装行业走出去的。他们来的这家工厂做的是外贸生意,园区里到处都是集装箱货柜。
生意红火看到他们上门清账,不但不嫌弃反而还热情地请人进会客室。
毕竟现在不像几十年以后,钱财往来可以依靠电子转账。现在大部分人的结款方式都是两边进行现场核对之后付现金,或是走电子汇票异地取款。
沈照才进供销科很多事不是很懂,只能帮忙打下手。等忙到吃晚饭的时候,这账才清了一半。
负责人安排了住的地方,离厂区不远。
送他们来办理入住的后勤人员是个年轻小伙,普通话不是特别好。沈照上辈子来羊城做过几年服装生意,也算是能听能说只是那个腔调差点意思。
孟科长自己常年往这边跑,愣是没学会几句。现在听沈照同人叽里呱啦说个不停,不禁大奇。
“你连这个都会?”
沈照嘿嘿笑,只说:“我老师现在是东江制造的厂长……”
剩下的话由着他们自己脑补,果然人类的自我说服能力向来得天独厚,连蔡科长都恍然:“看来你老师孩子就该你来救,人家可教你不少东西。”转过头又拍了拍孟长安的肩膀,“小孟啊,这以后你可就轻松了。这以后这边的业务可不就是后继有人。”
孟长安心动,别看羊城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本地人骨子里还是排外的。更不要说很多老辈人固执地不愿说普通话,而且相同的语言本来就是增进沟通的最好桥梁。他之前也想过自学粤语,奈何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那明天阿照就你来和人对账,我在旁边替你把关。”
这就是要对她放手历练的意思了,沈照心中大喜。她冒险暴露自己会粤语的事实,不就是想加强同这边的业务联系吗?毕竟八十年代的羊城可遍地是黄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