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三个条件三
李言这一策,虽狠,却着实是用心良苦,透着菩萨心肠。
恐怕从此以后,大唐就要开始励精图治、吸纳人才、任用贤臣、惩治不法、打击庸堕、鼓励农耕、发展百业,争取把大唐建设成一个君明臣贤、百姓拥护的强大帝国。
以图早日打败突厥,将右贤王一脉的威胁给彻底铲除掉。
当然,自己留在草原上的血脉,不管是为了将来入主中原,取而代之,还是为了自保,也一样要奋发图强,力争上游。
草原也不是可以安稳度日的地方,他更像中原的战国时代,诸侯王遍地,只要你懈怠,就会被其他部族赶上。若是出了像颉利这样的枭雄,一样会被尽数屠灭。
李言能保他们一时,却保不了子子孙孙,未免将来堕落,只好也给他们上一道紧箍咒。不想被大唐王朝天涯海角的追杀,就要永远做草原的主宰,永远手握雄兵。
这样才能始终安全,长久流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想要长生久世,就要始终处于忧患之中,砥砺前行,奋勇拼博,这才是天地大道。
窦诞和李道宗都是深深的一叹,对李言的眼光和胸襟都有了新的认识,对方很是难缠。
房玄龄更是一脸复杂,摊上这么一个敌人,不知道对大唐是福还是祸。他现在才发现,从颉利到施罗叠,再到现在的右贤王,一个比一个难缠,一个比一个阴险。
相对而来,每次侵入大唐,杀人放火,勒索钱财粮响的颉利,倒是最好对付的。
李言的两条,不涉及任何的钱财,也没有土地、城池、百姓、军械的要求,却处处都是用意深远,影响到未来无穷的事情。以他的眼光,当然能看出,对方的手段有多厉害。
他宁愿对方索要钱财,哪怕是再倾一次府库,也不想接受这样的条件。
只是,对方的神情告诉他,对方也知道这些要求,远比钱财和土地城池要重要。
这些虚的东西,对颉利那种暴君和莽夫来说,毫无意义,但对志存高远,胸有锦绣的右贤王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方只要有强大的武力,迟早能把这些东西变虚为实。
从此以后,大唐的头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