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己诏,还是在退位以后,已经是网开一面了。”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难道因为他是太上皇,便可以不追究了吗?”
“此案不翻,无以告慰枉死的英灵;此罪不论,无以正天地浩然正气;难道权力大,地位高,就可以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吗?己身不正,何以服万千百姓之人心。”
“本王虽流落草原,却也知道礼法,公道自在人心,就是要以此举告诉全天下的百姓,还有后世子孙。无论你手中的权力有多大,哪怕你是一国之君,做错了事,一样要承担责任。”
“出来混的,早晚要还,谁也逃不掉,做之前,还是要好好想想。”
李言这番话没有慷慨激昂,却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让房玄龄哑口无言,一时竟无言以对,心中苦涩。他知道,对方说的都是正理,就连他也是极为认同的。
可站在李世民的立场上,这是断难接受的。
那可是做了二十年的皇帝,曾经万邦来朝、威加海内的天可汗。让他下罪己诏,触动的还是玄武门的逆鳞,房玄龄知道,若是自己的话,宁死也不会认的。
而窦诞和李道宗,也是脸色极为复杂,仔细看去,他们在眼底深处还透着一股激赏,其实对方说的话,正是他们想说的。对于玄武门之事,他们一万个不赞同。
李世民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儿,偏偏这个杀兄弑弟逼父的人又雄才大略,打下了一个辽阔的江山。这震古烁今的功业,无疑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却留下了深深的遗祸。
这让后世所有人都认为,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取得胜利,就能歪曲事实,摭掩住所有的不光彩。而大多数人,可以做到卑鄙无耻、无情无义,却无法成就辉煌的功业。
是以这个榜样,立的实在是让人进退两难、纠结无比。
让后人不知该畅导他无所不用其极的上位手段,还是该鄙夷他的狠辣无情、手足相残,亦或是选贤任能、虚怀若谷、广纳谏言,开创了一代贞观盛世。
帐内的三人,看着正义凌然的李言,此时竟都有些愧疚,对方身上那种人性的光辉让他们自惭形愧。
心中更是无比震憾,原以为右贤王是一个不知礼数,不通仁义,依仗暴力,只懂杀伐的莽夫。能做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