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道:“大唐的内乱看似浩浩荡荡,其实拖延不了多长时间。若是我们不从后掣肘,大唐很快就能缓过来。”
“而此时我们从北方杀入,就相当于在大唐的后方开辟了一个战场,使得大唐没办法全力扑灭洛阳之乱。甚至我们若联系李佑,还能从南北两个方南夹击大唐。”
“如此两做战,首尾不能兼顾,大唐必败。”
古仁图听到这么详尽的解释,也是恍然道:“大王高明,臣钦佩的五体投地。”
李言摆了摆手,一脸沉重的说道:“你们知道的,本王是大唐前太子李建成的长子,是大唐真正的继承人。这些年,本王流落草原,无时无刻不想回到中原,继承祖父留下的江山。”
“可惜,李世民虽然是个卑鄙无耻之徒,却不折不扣的是个枭雄。他的文韬武略、胆色气魄,都是首屈一指的,中原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也没有几人能和他相比。”
李言幽幽一叹:“唉,即生瑜,何生亮?天不佑我长房一脉,我那便宜父亲,败的不冤。”
在李言营造的人设中,他是李建成从小丢在外面的弃子。
是以每回提起来,都是弃满了怨言,以便宜父亲称呼,赫尔木和古仁图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在他们的概念中,自家大王对那个横死在玄武门的大唐隐太子,是即恨又惜的。
赫尔木和古仁图听到这里是神情一黯,李世民除了自身雄才大略,天可汗之名威震宇内外,麾下还有无数就是放到历朝历代中都是出类拔萃的文臣武将。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叔宝、罗成等。
这些人随便拿出一个,就够他们突厥人喝一壶了。
何况,这些光耀千古的名将谋臣共同出现在贞观一朝,这简直是地狱极的难度,让人产生一股发自灵魂的无力感。
无论是颉利还是施罗叠,亦或是眼前不世出的英雄右贤王,都是堪时一代人杰的人物。可和李世民这样的妖孽生在一个时代,也是他们的不幸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