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你是从潼关过来的?朝庭不是有过严令,山东战事用正常的军驿,擅自动用最高级别的传讯,你们吃罪得起吗?”
“你是哪里的信使,是谁派你来的?”
“你又是谁,胆敢盘问我,打听重要军机?”信使一脸的桀骜不训,他是洛阳的军卒,并不认识侯君集。只是他知道他此行担负的重要军情,可是堪比圣旨的存在,谁也不怕。
这时,一名侯府家将适时的上前大声斥道:“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这是太子殿下,旁边的是当朝太尉,皇上钦命的征东大将军侯君集,还不速速行礼。”
“呃”
信使抬头一看,果然是侯字大旗,再加上此处在关内,又军伍严整,想来对方也不敢假冒这么重要的人物,连忙跪下道:“标下洛阳守备前军校尉朱瑞,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太尉大人。”
“罢了,起来吧!”
侯君集知道李象没有处理过这种局面,万一露怯还容易让人小瞧,于是摆了摆做主道:“发生了什么大事,竟然让你们窦大人如此大动干戈,动动用最高极别的传讯,莫非突厥人进攻洛阳了不成?”
唐朝时期的洛阳作为东都,拥有一个类似长城的完善官僚体系。
洛阳的衙署与京师长安类似,设有尚书省及所属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御史台、国子监等机构。这些机构负责处理各类政务,管理行政、财政税收、司法监察、教育培养等。
这个设置完全是长安的备用系统,一旦长安有失,皇帝和朝中官员可以迅速以此架构,重新建立中枢,来指挥全国的战争。平时不仅在地方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维护山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东都留守是洛阳最重要的官职之一,负责在皇帝不在洛阳时,代表朝庭管理洛阳及其周边地区。
东都留守通常由资深且声望高的文臣担任,他们的职责包括统领衙署、保障洛阳的正常运作、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并在必要时兼任防御使一职,负责洛阳的军事防御。
现如今的东都留守官,正是宗正卿窦诞长子窦孝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