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进行了斡旋和妥协,决定结束这样的局面。
当然,也是因为三家不同程度的被消弱,再次达到了实力均衡,再放纵下去,就有可能彻底失控,这才有了‘合适的时机。’
“皇上,臣参核齐王李佑。”
这时,刘泊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王德连忙上前接过,转身递给了御案后的皇帝。
李言抬手接过,没有打开,而放到了桌案上,温言说道:“不知刘卿家有何事参奏齐王,正好各位都在,你且说说看?”“是,皇上。”
众人都知道重头戏来了,立马噤声看去,刘泊开口道:“皇上,齐王领兵半年以来,迟迟不能把这股突厥残军剿灭。致使突厥贼子侵入江南江淮,甚至荆襄之地也受到牵连。”
“这些都是朝庭的重要财税之地,受战乱影响,朝庭税收大为减少。”
“河北、河南、江淮、荆襄诸道数千万百姓在突厥人的铁蹄之下苦苦哀嚎,求生无门。”
“而李佑却孰视无堵,臣参其玩忽职守,贻误军机,剿贼不力,甚至有养冠自重,借以搜刮地方之意,请皇上诏其回京,治罪。”
李言眼神一跳,不过却又微微安了心,这些人想到了李佑有私心,却只想着他借机敛财,竟无一人把李佑往心怀叵测,意图谋反的角度去想。这就说明,这些人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
随后李言又恍然,还是自己做贼心虚,生怕意图暴露。
实际上以现在李佑的情况,众人也不会想到他会有那么大的‘雄心壮志’。
现如今的大唐,上有长孙太后压阵,又有自己这个皇帝在位,还有一位嫡子就藩的情况下,他一个庶子中都不受待见的皇子,压根就和皇位扯不上半点儿边。
若不是如此,当初也不会放他去山东领兵。
而河北之地的五十万步卒,实际上只有二十万在李佑的掌握下。他还要跟着突厥人到处跑,一没有擅自征兵,扩大实力;二没有割据一方,笼络人心。
现在的李佑,和一个普通将领也没有区别,这样的情况和实力,说他造反,也委实有些难以服众。
李言放下了心,看向其他人问道:“刘卿家所言,你们是什么看法?”
“回皇上,臣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