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道全境、河南道东部、还有长江以北的淮南道、长江上游的荆襄之地的世族豪门尽数清除,赶到了长安。
大唐整个潼关以东的小半壁江山,已经完成了土地的重新分配。
此时,太极宫承庆殿内,一场中枢重臣的议政,正徐徐拉开
“皇上,如今山东各府道州县的豪门大户,全都聚于长安,这给京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岑文本汇报道:“这些人分散在各处还不显眼,现在都集中在长安。据京兆府尹报上来的数据显示,这些地方豪门富户,再加上他们的仆从役卫,就达到了一二十万人之多。”
“长安近来粮价不断攀升,房价也是不停上涨,弄得百姓怨声载道,甚是不满。”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增加,朝庭不能不处理了?”
萧禹却是摇了摇头问道:“怎么处理,他们都是我大唐的百姓,突厥人到处肆掠,他们在地方上无法生存。突厥流寇对普通百姓和世族豪门的态度完全不同。”
“他们若不离开,就会被突厥人灭族,只有朝京城来了。他们即然来了,我们也不能不管。”
提到突厥人,中枢的七位重臣都是头痛的抚了抚额头。
这些突厥人自从两次大战后,对唐军基本上都是避而不战,采取了流寇的方式,在唐境内流串。
若各地的城池易攻,便拿下城池休养一段时间。
若是攻不下来,便不予理会,直接下乡分田。突厥人此举获得基层百姓的热烈拥护,再加上他们人数也不多了,不但个个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就连粮草也不缺乏。
更难的是,百姓们对此十分高兴,隐隐有误导唐军,给突厥人报信的意图,以致于李佑的二十万追剿大军,只能跟在突厥人身后吃灰。突厥人仗着骑兵之利,遇到弱敌就打,遇到强敌就逃。
硬是把中原腹地当成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随意往来。
对于从来没有吃过败仗,反而不断周旋的李佑,众臣都有些无语了。突厥人从来不驻守一地,打完仗分完田就撤了,随后而来的李佑,就‘收复失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