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190章 李言的感悟(三)(3/5)
已经打败张士诚和陈友谅,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在应天府称帝,建国大明。

    朱棣四十岁起兵靖难,抢过江山后,此后余生,多次领兵征伐漠北,打了无数的仗。

    老朱十五年打下大明,朱棣二十年,却无实际建功,最后自己更是身死榆木川,十分悲情。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草原该闹还是闹。

    五次大规模征讨,草原几大势力越打越强。到了小朱宣宗的时候,还要继续出兵,英宗时更是皇帝都被掳了去,鞑靼兵临京城,肆略京畿,大明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

    朱棣打的仗都是些滥仗,看起来慷慨激昂,可歌可泣。

    实际上都是为了打仗而打仗,完全没有为政治服务的意思。朱棣每次出征,都把自己的行为描述成必然之举,好像不打这一仗,胡虏就要杀进来,大明就要亡国的感觉。

    可事实是,他越打敌人越强,越打敌人越多,越打大明越弱,完全没有那种一仗可定几十年太平的效果。

    说他穷兵黩武一点儿错都没有,打仗要讲时机,更要讲效益,打仗的目的是为了和平,不是为打而打。

    朱棣一辈子没好好享受到帝王的尊荣,一直为国戍边,仗没少打,活儿没少干,比四圣君的付出都要多,有苦劳却无功劳,直到殒落在征伐的途中,都没有拿出来足以彪炳史册、留传千古的辉煌成绩。

    到临死的那一刻,想必朱棣心中都有着无以言说的满腔悲愤和不甘。

    以至于他宁可像诸葛武侯病死五丈原那样,死在为国冲锋的路上,为自己波澜起伏的人生,划上一个悲情的句号,足见这位枭雄对自己一生的意难平。

    难道永乐一朝,这些仗真的非打不可吗?

    不从政治的全局角度去考虑,单纯带着军队去草原上杀个几万、几十万胡人,毫无意义。

    明宣宗和明英宗就是学朱棣,这才导致一死一伤,王朝凭添了许多变数。后世的大明再无皇帝大规模的征讨,万历更是三十年不上朝,一辈子都待在后宫。

    大明不也延续了近两百年,可见永乐时期,北方局势也没有那么险峻。

    做为右贤王的李言对此十分清楚,现在大唐北方的草原上,估计人口能达到五六百万之众。游牧民族全民皆兵,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