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杨广对世族们出手的时候,正是凭着这最后的两三成,世族们才得已扭转乾坤。
出于前车之鉴,在大唐建立后,各家纷纷增强这两三层的实力,只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杨广时间的大规模内斗,各世族的军力都集中在一起,放置在西北广袤的大地上。
一来可镇守西北,抵御突厥,守卫大唐的心脏京畿长安;另一方面,也免得引起皇权的忌惮。
实际上,这支兵力,单凭陇西李氏一家也是豢养不起的。
每年关陇各家世族都要支出巨额的费用来供养,鉴于李氏本就是皇家,所以众人一致推选陇西李氏代为掌管。
陇西李氏和皇族李氏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关系,也注定了他们即不会造反,给王朝带来威胁;同时也需要制约李氏皇族,以免其卸磨杀驴,重蹈杨广的覆辙。
这就是世族们在经过杨氏‘造逆’之后,冥思苦想出来的制衡之道。
李言若是知道,肯定是大为赞叹,古人的智慧实在不能小觑;要是当初弘农杨氏有这么一支力量,恐怕杨广也不敢轻易发动三征高句丽之战了吧?
甚至在杨广第一次一意孤行的时候,就能把他拿下,换一个听话的人上台。再不济,杨广把局面弄得不可收拾的时候,他们也能从容收拾局面,不至于让李渊捡了便宜。
不过也正是因为远离了长安,现在究竟发展到什么规模,有多少兵力,世人也不清楚。
各家族即然出钱出粮,自然也要实时的掌握。
每年这支骑兵所需的费用折算出来后,再摊到每家头上。各家根据所出的资源的多少,派出数量不等的核心家族成员在军中任职,同时享有相同力度的保护。
多年运转下来,早已形成了一套稳固的体系。
这次来临洮的,都是各家族长的代表,他们向陇西李氏表达希望动用陇西飞骑的力量,迅速消灭河北的突厥骑兵。若是能获得同意,自然会再确定出兵数量和程序。
当然,还有几位山东世族的求援力量,要动用关陇世族的底蕴,为自家收复地盘,自然要拿出足以让关陇世族心动的利益,这些都需要当面商谈。
李古话音一落,众人看向卢义恭,他是最知道具体情形的。
于